风清露冷秋期半,冷暖交接查隐患
发布日期:2025-09-25 发布来源:本站点 阅读量:474次在秋分这天,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大部分地区几乎昼夜等长。“立秋”是秋季的开始,到“霜降”为秋季终止,“秋分”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。从秋分这一天起,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: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,白天逐渐变短,黑夜变长;昼夜温差逐渐加大;气温逐日下降,一天比一天冷,逐渐步入深秋季节。
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,“一候雷始收声、二候蛰虫坯户、三候水始涸”,秋分时节频繁打雷的日子愈发少见,万里无云的天气更加常见,蛰居的虫蚁用泥土封住洞口,以此阻挡寒气的进入,降水的减少使得天气愈发干燥,河流湖泊逐渐进入干涸的季节。
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” 冷暖交替,昼夜温差增大,气候逐渐干燥。企业防静电、家庭火灾防范等不容忽视,森林火灾防范也进入关键期。
一、加强设施设备管理。秋季温差大,设备和金属结构容易发生锈蚀、扭曲、破裂,易导致泄露和爆炸事故。要加大设备隐患排查力度,发现隐患后及时整改,使设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,真正保障设备的本质安全。
二、预防静电危害。秋季干燥少雨,要做好设施设备接地线路的检测和监控工作,避免产生静电或加速静电的释放,防止因静电而引发事故,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。
三、避免发生中毒事故。秋季一些作业场所为了保温可能会通风不畅,有毒有害气体容易大量积聚,造成中毒事故。一旦发生刺激性气体泄漏事故,不要围观,应听从专业人员的疏导,尽快撤离危险区域。
四、做好防火工作。秋季干燥,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。要建立健全安全防火责任制度。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,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查。科学、合理地规划消防安全布局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划分作业区,如分别设置明火作业区、可燃材料堆放区、危险物品仓库等。安全教育必不可少。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,使其熟知基本消防知识,学会使用消防灭火器材。加强用火管理。严格落实易燃易爆场所动火审批制度,焊接作业时要设专人监护,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做遮挡隔离板。
五、警惕建筑施工事故。秋季多大风天气,易导致各种设备及建筑物发生坍塌,需要提高警惕。规范编制施工方案,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,由施工单位各部门会审后经总工程师(或技术负责人)审核并签字。施工时由施工安全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监控.并加强安全检查,发现问题和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和整改。检查各种房屋设施,对危房要及时整修。施工现场的模板、立柱等材料应堆放整齐,周围要加设防护栏杆。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、模板、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,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数量、重量,防止超载。